本篇文章4031字,读完约10分钟

2009年,国家民委、财政部联合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快速发展试点工作,涌现出大量民居特色突出、产业支撑强大、民族文化浓厚、人居环境优美、民族关系和谐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年,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40个出台,海南万宁市长丰镇文通村、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罗帅村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什进村名列其中。 最近,第二届717个特色村寨被批准招牌,海南有11人入选。

“海南11个新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村寨寨 别具风情”

海南少数民族村有黎族、苗族和回族,其中黎族和苗族村落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和南部山区,生产方法以农耕为主。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过程中,从以前就传来了文化技术,如黎锦、黎陶和苗绣等,成为村民们创收的产业载体。

“海南11个新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村寨寨 别具风情”

海南当选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仅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也反映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成果,特别是旅游与产业相结合的优势,使各族农民共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可喜成果。

文\海南日报记者郭畅

三亚吉阳区中廖村武威摄

三吉阳区中里约村

梦里乡愁

美中里奥,太古黎风,这里有月光星光,梦中的乡愁。

由8个自然村、3800多人组成的三亚吉阳区中廖村,是黎族的一个村庄。

多年来,位于三亚旅游黄金圈的中廖村村民守护着“好山好水好地”,遏制外界诱惑,靠卖地、违章建设等“捷径”致富,众志成城,守护家乡青山绿水,守护黎族村落文化根脉。

每天,小河从这里醒来,流云停留在这里,花草树木期待着与“慢慢渐入佳境”的游人相遇。 早上工作的村民守护着一角,守护着朴归真,让中廖村充满了“乡味、野味、村味”。

“阿姬龙神”农家乐、可以休憩的骑行站、“春里”咖啡屋、热情的中廖村民也开始拥有旅游绿色的饭碗,带着游客在村子里散步,参观玫瑰花基地、黄秋葵基地,游览中国美丽的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的

东方镇报白村海南日报记者苏晓杰摄

东方镇报白村

黎韵很长

远山如黛、风吹稻香、在小河旁穿着黎族服装的姐姐正在洗衣服,沿袭自古以来的风俗、在坡地尽情奔跑的少年唱着山歌、嬉戏。

进入海南市大田町报白村,以为是高端度假村。 这座蓝色的琉璃瓦、白色的墙面、朱之门和窗户、独门独院的双层洋楼,实际上是普通村民的家。

东方镇报白村曾是大广坝水利水电工程库区移民村,1993年从广坝乡搬迁到现在所在地,全村333户人家,大家用勤劳的双手描绘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黎族的村落,报纸白村所有房子的墙面上都绘有朱红色的民族图案。 这些图案古朴神秘,寓意深刻。 黎族妹妹图、双鹿舞蹈图、农耕图、双孔雀图诉说着村民希望生活自由、家庭和平、丰收的愿景。

屋檐有时黎家的女人看座位坐着织黎锦,动作娴熟,意境平和,美丽的黎锦图案逐渐形成。 黎锦织造技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离不开优秀传承人的坚守。 白村村民符林从9岁开始跟着祖母学习织锦,现在是黎锦艺国家级的传承者。

“海南11个新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村寨寨 别具风情”

五指山市南圣镇永忠村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通讯员王国军符国楠拍摄

五指山南圣镇永忠村

“忧遁之乡”

翻山越岭,寻找的美景,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五指山市南圣镇永忠村,隐藏在深深的私房里,静静地诉说着古老的过去。

程山水歌唱,进入永忠村,黎族特色民居点缀着路边风景,村前是蜿蜒的公路,后是漂浮在山间的云雾,隐约可见,犹如仙境一般平常。 现在,这里每天吸引游客驻足游玩,成为当地的生态休闲景点,为五指山市目前推进的全球旅游建设增添了色彩。

“海南11个新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村寨寨 别具风情”

必须拜访永忠村,去村里的黎宝忧遁草园看看。

遁草是一种纯天然、无毒无公害的蔬菜,含有极高的氨基酸和叶绿素,是国内新兴的保健产品。 近年来,依托当地优越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市场诉求,永忠村种植了100多亩忧患遁草,郁郁葱葱,生长喜人。

凭借“忧遁之乡”的美名,永忠村的村民拥有了产业丰富的金碗,过着幸福的生活。

五指山毛阳镇初保村武威韩保献拍摄

五指山毛阳镇初保村

古朴朴实

到访海南的摄影爱好者都知道,在现代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要寻找黎族“茅草屋”的身影,必须去五指山市毛阳镇初保村。

沿袭了原始的味道,伴随着青山的绿水,描绘了纯粹的黎族茅草房,“干栅栏式”古代黎族的民居风格,独特的板材墙体结构,绘制了初保村全景图。

古风,让这里的一切更加珍贵,希望时间静止,坐在初保村对面的山上,云雾缭绕,水流潺潺,静静发呆。

依山而建的茅草屋两侧,是简单的土质阶梯,有几块红砖,村民上山工作时可以通行。

琼海会山镇加脑村陈元才摄

琼海会山町加脑村

纯味苗寨

小桥流水、茂林修竹、万泉河两个主要支流穿过村子。 走“田园+”快速发展道路的琼海市会山镇加脑村,让游人感受独特的苗族文化。

加脑村距离会山町只有2公里左右,虽然不是孤立的,但没有城市的喧嚣。

卵石铺成的乡间小路延伸到“朋莱湾”,万泉河水流经冠盖亭的河滨休闲园林。 村里竹园曲径幽静,茶室保密。 竹桌、竹椅、竹杯等满眼的竹元素很有情趣,喝一杯五月的茶,听着旁边弩场不时传出的笑声,很有园田的居住感。

“海南11个新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村寨寨 别具风情”

现在,村里的苗绣商办公室里,手工刺绣的挎包、围巾、皮带、发卡等产品充满了民族特色。 在苗族文化展览室,铝制手镯、黄色狛皮鼓、祖先使用的猎枪等罕见的古老物品吸引着游客们。

白沙邦溪镇芭蕉村苏晓杰李小嫒拍摄

白砂邦溪镇芭蕉村

依山傍水

进入芭蕉村,远山苍翠,近水清澈,被绿树红花覆盖,数十间别墅式民居整齐排列,芭蕉客厅、生态停车场、旅游慢道一应俱全。

依山傍水的芭蕉村,占有天时地利,拥有很高的颜值。 村后依仗着高高的芭蕉岭,因长满芭蕉而声名远扬,洋溢着横亘的芭蕉岭、草木蒜、山花烂漫、清香。 村子里有温泉也有水库,村子旁边的南班温泉,从石壁的缝隙里形成石底的水坑,常年保持在40℃。

“海南11个新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村寨寨 别具风情”

的阳刚,水的温柔,不断的芭蕉村,代代相传的许多劳动工具,如今都成了艺术品。

村民家的墙上挂着织得很漂亮的黎锦,桌子上摆着讲究的陶器。 村委会陈列室里摆放着芭蕉村民日前制作的各种陶器,上面有“泰坦”的图案,让游客着迷。

昌江七叉镇宝山村海南日报记者苏晓杰摄

昌江七叉镇宝山村

木棉之乡

天空需要蓝色,春日需要木棉红色。 宝山村在哪里? 海南木棉花开得最美的地方就是宝山。

访问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宝山村,满怀期待。

甫入村口,百年榕树下,清风徐来,泥土温暖,绿叶情意,花香,沁人心脾。 据说是“村子在绿色中,房在林中,人在花中”的自然世界。

的自然之美,从来不需要加以修饰。 宝山村证明了这一点。 每年2、3月,在乡道两侧、房前房子后面、河岸溪边、荒坂野岭、田埂之间都能找到木棉红色。 醉人的木棉花不必由绿叶衬托,而是以枝为荣,将黎乡丽景固定在天地之间。

“海南11个新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村寨寨 别具风情”

木棉村,似乎是宝山的代名词,如今,面对向许多人开放的宝山艺术名家木棉园,是观赏木棉花盛开的最佳场所,明年木棉的艳丽如火,曲径幽雅,令人陶醉。 宝山木棉又红又红,村民带来了旅行的饭碗。

亭响水镇番道村武威黄青文摄

亭响水镇番道村

老区的新貌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响水镇番道村是革命老区。 年末,经过危房改造,全村64户住在了白墙红色屋顶的黎族船型风格的新房子里。

村口,正面的稻香扑鼻,远处青峰连绵,沿途绿树成荫,红色天花板白墙水泥房笼罩其中,村民们坐在自家门前,在树荫下乘凉嬉戏,欣喜若狂,武陵渔夫误以为桃花源。

变了形的番道村,吸引了喜爱乡村旅行的省内外客人,村里美丽的风景线成了特色。 黎锦艺省级遗传人周秋梅经常带着她的弟子们,在家门前铺上编织袋,坐在座位上,愉快地织锦,沉浸在经纬的世界里,似乎到达了忘我的境地,游客停下来拍照。

“海南11个新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村寨寨 别具风情”

琼什运乡便文村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粉丝拍摄

琼什运乡便文村

稻梦梯田

在海南旅行时,要去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便文村看“稻梦梯田”。

便村位于戴伊岭南麓的半山腰,通过狭窄的村道,远道而来的行者看到梯田在阳光下尽情地变成了绿色,看到了公路旁的溪水、缓缓流动的清泉、戴伊岭脚下山谷美丽的营地。

梯田一年四季景色各异。 春天引水灌溉的时候,梯田就像嵌在群山之间的明镜、光影澹。 在夏天,梯田的幼苗生长,充满绿色的意义,油密麻麻。 到了秋天,稻子成熟了,金黄色的稻禾随风飞舞,像戈壁沙漠一样远望。

看过山景、梯田、漫水桥,想在便文住一晚吗? 便村原生态休闲露营基地,以原生态为理念,让人们告别城市喧嚣,回归自然怀抱。

琼什运乡番道村

琼什运乡番道村

上相扑台

体验黎族风情,观看黎苗歌舞、编织锦缎展示,品尝黎族特色美食山兰酒、竹筒饭、鱼茶,与黎族女性们一起制作山兰酒、制作竹筒饭……

这些愿望可以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运乡番道村实现。 这个背靠鹦鹉岭保护区的小山村慢慢接近了人们的视野。

通过“特色村寨”“全村推进”“风貌管理”合力建设,番道村卸下了昔日老村的“帽子”。

山路自行车爱好者热衷于琼中的“番文线”(番道村——便文村)。 从琼中营根町出发,经过红毛町的白沙起义纪念园,到达番道村,感受到了这条“红色的黎家”路线的美丽风景。

近两年,番道村村民自发组织文艺推广队伍,结合民族风情特色,自建文艺节目,在村公园内建设民族特色演艺台,开展民谣民舞文艺活动。 村民亲手编织的黎族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手工艺品,也很受游客欢迎。

琼中红毛镇什寒村海南日报记者陈元才摄

琼红毛镇什寒村

高山仙境

寒村位于黎母山和鹦鹉岭之间的高山盆地,森林茂密,溪流缠绕,隐藏在云雾中,有“天之寒”的美称。 通向寒冷的道路何止是“山路十八曲”? 沿途的风景令人陶醉,穿过溪水,流淌着清澈的泉水,让人忘记时间。

什村口有几千年的古树,大部分人在什寒的游客进村时都要做同样的事。 首先是在这千年老树下拍纪念照,感受悠闲的景象。

与黎族苗族同胞住在一起的什寒村,曾是琼中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庄之一,如今从贫困的山村华丽转向原生休闲旅游村,有着浑然天成和村民热情好客的天性,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的慕名。

在什寒村,可以懒散自然地醒来,然后拿着照相机上山拍云海,拍梯田,去山野采集原生的白花菜和竹笋,去田地里和黎族、苗族同胞一起插秧。

来源:零度新闻网

标题:“海南11个新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村村寨寨 别具风情”

地址:http://www.0ccn.com//flbly/20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