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3字,读完约3分钟

首都博物馆的瓷器展览室里有一尊特别引人注目的观音菩萨像。 她是元代蓝白釉瓷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那个阶段佛像的高度水平。 这个观音的头戴着华丽的头发冠,脸颊丰满,表情优雅粗俗,笑容散发出迷人的东方魅力。 她上半身披袈裟,下披长裙,处处装饰着珠光宝气的璎珞。 菩萨的眼睛很低,看起来就像盯着反射在水中的月亮的影子一样,因此被称为“水月观音”。 雕像的颜色在白色中呈蓝色,莹润柔美,表现出大慈大悲之神的宁静平静的气质。

“菩萨低眉”

在蒙古人统治的元代,许多宗教兼容,许多文化相互依存。 藏传佛教在当时有着显著的地位,但悠久的汉传佛教仍然受到尊重。 初博这位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属于后来的范畴,但与前代汉人供奉的佛像相比,其繁码装饰和整体感觉似乎回归了一些异域风格。

“菩萨低眉”

汉传佛教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时间是公元前2年左右,即西汉晚期。 但是,也许是自古以来的关系,几乎看不到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佛像和与其相关的记述。 到了魏晋南北朝,统治阶层大力弘扬佛教,造像艺术迅速发展,当时的释迦牟尼佛和菩萨普遍保存了鲜明的南亚风格。 从隋唐下来,本土元素大量融入佛教,汉传造像真的有“汉”的味道。 从唐朝末年开始,佛教造像艺术从最初的雍容华贵过渡到人物内心情感和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刻化,到宋朝掀起了简约写实之风。 元代是与众不同的大一统时期,草原民族的洒脱豪放和上层贵族的国际化视野使汉传佛像艺术重新融合了一些外来文化。

“菩萨低眉”

观音是中国人心中具有至高法力和慈悲之心的神,她相当频繁地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拯救了人们于水火之中,拯救了黎民于苦难之中。 印度原本是男性的观音被中国人幻化为女神,充满了母性特有的温柔。 什么都会的观音菩萨当然需要丰富多彩的形象。 千手千眼或十一面八臂体现她的非凡力量。 手拿经书,手拿净水瓶,象征着她如水的心境。 垂月也是她常见的样子,这样的“水月观音”特别流行于江南苏杭的寺庙和家里。

“菩萨低眉”

一个民间传说解释了水月观音的来历。 宋金激战时,观音菩萨来到姨妈城,看到数十万人被金兵杀害,决定施展法力。 她变成了美丽的女性,用石头折叠在高台上,蜷着膝盖坐在上面,开始念着《大悲咒经》。 当地人看到美女在建台子念经,出于好奇环顾四周,争论不休。 其中一人推测这个美丽的女人可能变成了观音菩萨,要求她坦白地展现自己的真实身份。 女人指着河边说。 “那水的中央不是菩萨吗? ”。 大家顺着她指的方向望着,还是在水中看到了观音菩萨的法相。 那时,河里正好有月影,与菩萨的倒影相呼应。 碰巧在河边看到这个奇观的人当中有一个叫丘子靖的画家。 他随后用工笔描绘了这一景象,表现得出神入化、栩栩如生。 流行对水月观音的崇拜。

“菩萨低眉”

实际上,水月观音的形象是唐代大画家周昉由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所描绘的自在菩萨创造的,描绘的是观音菩萨观赏水中月亮颜色的形象。 这是肯定的。 法国卢浮宫收藏着从探险家伯希和敦煌千佛洞收集的水月观音画像,因此可以追溯到唐朝中期,表明8世纪就有了这个概念。

“菩萨低眉”

剧作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说:“兰麝香还在,佩环声已远。 东风摇曳着垂杨线,游丝掀起桃花片,珠帘遮住芙蓉面。 你的路是河中开府翔功家,我的路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 首都博物馆这座元代菩萨像的神态飘荡,气韵非凡,应该和王实甫心中的观音形象一致。

来源:零度新闻网

标题:“菩萨低眉”

地址:http://www.0ccn.com//flbly/2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