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411字,读完约16分钟

“姿三四郎”这个名字,对来自1970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应该不是陌生人。 作为1981年在中国引进的第一部日本电视剧,《姿三四郎》在中国播出后引起了一时的关注,引起了“万人空巷”的观剧现象。 主人公“姿三四郎”与《追踪》、《望乡》、《红色疑惑》等日本电影作品的高仓健、山口百惠等演员一起,在“文革”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生活比较闭塞,给无聊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给那个时代的人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 电视剧《姿三四郎》的截图 源互联网。 电视剧《姿三四郎》在中国播出后引起的收视热潮应该是只有那个时代才有的现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是研究良好的主题素材 而且,剧中的点在今天看起来理所当然的电影语言和文化符号的活用,其实已经成为古典的不少,从电影艺术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也应该成为同样感兴趣的研究议题。 但是,“姿三四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从明治维新时代的历史中发现的“英雄偶像”,反映了当时日本的时局背景和明治维新时代对当时日本的特殊意义 那么这样的“英雄偶像”是如何具体形成的呢? 构成电影造型原形的历史中的“姿三四郎”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这些是我们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另外,史实的“姿三四郎”被认为与中国其实有罕见的关系 那么,那个具体情况怎么样呢? 当我们倾向于电视剧中“姿三四郎”人物的魅力时,人物背后的一点“故事”也应该值得我们重视。 因此,本文以“姿三四郎”成为英雄偶像的历史背景和史实中的“姿三四郎”为考察对象,试图复原“姿三四郎”的历史姿态 英雄偶像“姿三四郎”的诞生在日本,人们最先将“姿三四郎”想象成具有传说色彩的“柔道英雄” 这种印象始于原创小说《姿三四郎》( 1942年~1944年) 小说的作者是富田常雄( 1904~1967年) 作品是以柔道草创期的明治时代为背景,从东北地区会津乡下来东京的青年姿三四郎进入弟子,在柔道、武术、交友等日常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故事 “修身”和“尚武”、“文武二道”是这个故事的第一命题。 这是因为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但是,“姿三四郎”的形象其实并不是完全虚构的,而是出生在作者身边长大的实际存在的人物柔道家西乡四郎( 1866~1922 ) 西乡是小说作者父亲富田常次郎的弟子,师从于被称为日本“柔道之父”的嘉纳治五郎( 1860~1938年) 西乡在嘉纳开设的“讲道馆”学艺,很快就出类拔萃,成为“讲道馆四天王”之一,武艺精湛 小说中的很多人物和故事节都是从“讲道馆”直接采访的,小说也被认为是作者父亲们的柔道创立和迅速发展的历史,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从“落后”走向“文明”具有创业史的意义。 电影《姿三四郎》海报 源互联网。 小说中的励志青年《姿三四郎》,后来被导演黑泽明同名电影化( 1943年)。 在黑泽明的照相机镜头下,“姿三四郎”的人物形象发生了“质量”的变化 凭借电影特有的直接视觉效果和导演的出色表现方法,姿三四郎卓越的技艺和英雄的风姿备受瞩目,突出表现了警视厅武术大会之战和右京原之战这两个高潮场景。 在警视厅的比武会场,姿三四郎作为创立不久的“柔道派”代表平静地站在榻榻米上,与以前流传下来的“柔道派”代表对阵 他进行被称为“山岚”的特技,双手抓住资历深的对手扔得高,扔得远,对方动不了,遭遇悲惨的遭遇。 特写、慢动作和静止画面交替使用,产生了故事节奏的紧张感,画面张力变得充分,姿势三四郎以按压对方的气势差点突破屏幕。 在这次战斗中,姿三四郎崭露头角,在柔道正名上立下了巨大的功绩 在电影的最后,姿三四郎接受了柔术派达人桧垣源之助的挑战,在右京原的荒野之地与其进行了比赛 黑泽明导演在这一场面中,采用了姿态三四郎持续扩大的脸部特写、天空白云镜头的切换和席卷荒野的暴风套装 故意淡化具体的打法,表现了姿三四郎的威势和完胜对手的优秀武艺 这种“无赢把戏”的表现方法,不仅在黑泽明以后拍摄的电影动作场面中经常使用,而且成为经典案例,直接影响到后来的包括港台、中国大陆在内的亚洲动作片 电影《姿三四郎》《警视厅比武》画面的截图 源互联网。 《姿三四郎》上映后,很快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关注,也出现了不被要求的场面。 电影获得了“国民电影奖励奖”“山中贞雄奖”,在“电影评论”中名列当时最佳电影第二。 电影《姿三四郎》的影响不言而喻 当然,从历史的立场来看,以娱乐电影大作吸引观众的电影《姿三四郎》是当时受到日本政府支持的“国策电影”,可以说是日本政府的政治推广品 1943年上映《姿三四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的电影制作受到军国主义的政治钳制和胶卷不足的影响,受到严格的舆论限制,因此除了推广用的信息电影和战争主题电影以外,没有拍摄娱乐电影 “姿三四郎”破例是因为其文案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 除了《姿三四郎》之外,电影《宫本武藏》也破例大受欢迎 《宫本武藏》是《时代剧》,塑造了江户时代剑术卓越的武士宫本武藏的英雄形象,同样是杀阵电影,这部以尚武为主题的素材电影,一定很受时局欢迎。 二战中日本“发现”明治时代尚武的英雄“姿三四郎”,当然是有其背景的 我们知道明治日本赢了实力极不对称的两场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日本人因此自信,他们相信“小可制大,弱可胜强”。 这两场战争为二战中日本的对外扩张行为提供了历史素材,其中明治时代的尚武英雄《姿三四郎》正好提供了他们试图复制这一“成功之举”的案例 因为“姿三四郎”的形象折射出来自乡下的“姿三四郎”那样的影子。 没有正规的学历,个子矮,在武道世界完全是软弱的一方,但最终能克服敌人获胜。 不是这种所谓的“好莱坞式”天生的强大,“东方方法”的使用是通过学习掌握的武艺绝技,弱制强,柔克刚,小胜大的武艺“英雄”的形象,适应当时日本时局的需要,正是活生生的教材。 也就是说,电影中的“姿三四郎”的人物形象巧妙地应对了现实中的日本状况 这是尚武英雄的“姿三四郎”被发现的背景,也是电影《姿三四郎》制作破例的主要原因,以“柔制刚”、“以守为攻”为特征的“柔道”作为电影的主题素材应该也没有关系。 继《姿三四郎》之后,1945年黑泽明改编监督了《续姿三四郎》,博得好评 但是,随着日本战败,尚武英雄“姿三四郎”的教育意义受到挫折,寄托在“姿三四郎”身上的梦想破灭了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和科技行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柔道作为正式体育开始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在国内更受欢迎,那时尚武英雄“姿三四郎”再次受到支持,在社会上有点有名的柔术 而且,在日本国内掀起了“寻找”和“找回”这样的“姿三四郎”的热潮 时间,《姿三四郎》穿梭于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之间,成为电视台娱乐节目的话题人物 今天,在成为“姿三四郎”创作原型的西乡四郎的故乡和西乡四郎当时踏入的地方,可以看到在这个热潮中建立的、纪念这个“英雄偶像”的各种纪念馆、纪念碑、雕像。 因此,不仅仅是电影主题的素材“姿三四郎”,史实创作的原型西乡四郎也逐渐被神话化,成为柔道爱好者的顶级礼膜礼拜对象。 西乡四郎故乡会津若松建立的纪念像 源互联网。 从1942年小说出版到现在,据不完全统计,不到80年,就诞生了9部电影、6部电视剧(包括连续剧)、2部动画、7部漫画、1部广告电影。 算起来,几乎每三年就有一部关于“姿三四郎”的艺术作品登场 其中,1960~70年代是作品的多生产期,在中国播放的电视剧就是其中之一。 “姿三四郎”的英雄形象是在这些电影和小说作品的不断制作中复制和渲染的 西乡四郎:在历史的“姿三四郎”和辛亥革命中,史实的“姿三四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小说和电影《姿三四郎》中的“姿三四郎”这种文体,实际上是取材于人物原型西乡四郎前半生的“习武”的事迹,后半段的情况怎么样,在小说和电影中没有坦白,似乎不太为人所知。 但是,从一些零碎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知道它一生的大概。 其中令人吃惊的是,西乡四郎来到了战乱激荡中的中国,目睹了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辛亥革命,与中国有着罕见的关系,而且西乡四郎为当时的中国革命留下了热情的复制品,成为了宝贵的东西。 年轻时的西乡四郎 图片来源:《史传西乡四郎- -姿三四郎的实像》(牧野登着,1983年) 根据现在的考察,西乡四郎出生在日本东北山地会津的武士家庭 2岁时,“戊辰战争”( 1868~1869 )爆发,日本进入了明治维新时代 在与政府军的抵抗战争中会津藩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17岁的时候,怀着成为陆军的梦想离开了故乡,来到了东京 但是,他没有正规的学历和学识,无法进入士官学校,转向了当时刚创立的“讲道馆”,师从柔道创立者嘉纳治五郎学习柔道 讲道馆的生活原则与小说和电影的描写情况一致 在严格的规范下修行的西乡四郎很快展示了他所具有的柔道才能 21岁时,如小说和电影中所描绘的那样,嘉纳作为讲道馆柔道代表出席了在警视厅举行的武术大会,西乡在所谓的“山岚”的招式上,让完胜柔术派对手照岛太郎代替柔道,作为警视厅的训练项目被正式列举出来,柔道之后 但是,明治23年( 1890年),25岁的西乡四郎突然在外出中的恩师嘉纳留下了《支那出国意见书》的长文,离开了讲道馆 在那之后的大约10年里,西乡四郎依然下落不明 极少的历史研究者根据唯一的资料和蛛丝马迹推测西乡成为了“大陆浪人”的一员,辗转于中国大陆、朝鲜半岛、台湾。 西乡在明治37年( 1904年)从陆军军部选择“特别任务”执行,也有侍奉日本陆军的史料 但是,我不知道真相怎么样 但是,明治33年( 1900年),西乡四郎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时的他得了风湿病等疾病,看不到以前壮士的身影了 2年后,在同乡兼好朋友铃木天眼创立的长崎“东洋日出情报”中承担了责任等 此后,西乡一直住在长崎 长崎时代西乡的生活看起来充实而平静:在报社工作的间隙开设柔道教室,担任弓道讲师,还成立了琼浦游泳协会 据说西乡四郎结婚收养子女也是在这个时期 但是,据记载,1911年10月29日上午10点,46岁的西乡四郎登上了汉口码头 这时,革命军在武昌回响的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才过了19天 西乡作为长崎“东洋日出情报”的特派员从长崎乘船经过上海到达武汉 是早早到达当地的日本记者之一,住宿松屋旅馆后,在《大坂每日情报》驻武汉记者小山田剑南的引导下进入革命军和清政府军对阵的前线观战 午饭后该氏(小山田剑南)带路去看比赛 停车场附近的支那市区因为二十七八日的激战,遭遇了战火,非常惨烈 经过这里,来到铁路(战线区域),尸体层出不穷,那悲怆的景象,不是小学生的拙笔 这里的尸体都是革命军的 更进一步,来到北军(清政府军)的阵地,停车场右侧丘陵(剑南氏草庵前)的树荫上排列着6门野炮,向大别山和支那新市街的南军(革命军)发射榴弹雨。 三个戴着红十字徽章的德国人忙着指挥。 炮火冒烟,炮声隆隆,犹如百雷轰鸣 步兵、骑兵以停车场的建筑物为中心,左右穿梭,其壮烈的气势,实在难以名状 这是以作为记者的西乡四郎从武汉寄回日本的“武汉观战通信”为题的,刊登在《东洋日出信息》1911年11月7日的报道复印件上 西乡在武汉停留了约50天,期间从战区发送的《武汉观战通信》在《东洋日出情报》上连载,共计16次,约2万字 但是根据他养女后的回忆,西乡去中国报道辛亥革命,最初似乎不是报社的派遣,而是他的个人意志。 西乡在自己离开长崎到达上海后发出的第一份《武汉观战通信》中表明了当时的心情 秋天的高马肥,是壮士思念远征的好季节 偶尔清国中部壮士奋起用横剑举起革命旗 ; 孩子的快报 在这个好时期,接到这个快报,天生的惯性,即使身体与病魔纠缠,也不能禁止想远征的野心,所以就这件事和公司内部的同事商量,没有异议,只是担心余力的健康是否能承受。 休道病很辛苦,身心赤脚各不相同 万里秋好,每鹿中原树红 留下这句话,赶紧整理行装,谎称要让家人和其他人去近县旅行 19日乘坐“春日丸”,下午4点扬帆从长崎港出发(《东洋日出情报》1911年10月30日《武汉观战通信》) 《东方日出情报》上刊登的《武汉观战通信》的截图 西乡这次中国之行,不难看出向往中国革命 “万里秋天更好,每鹿中原之树都变红”,西乡对中国革命的热情跃然纸上。 其实,通过西乡发表的16篇通讯,西乡对中国革命军一直有着深切的同情和支持的态度。 他在一次通信中写道:“意气风发,这应该能达到兴汉灭亡的目的。” 因此,不由得想纠正姿势,表示敬意”(《东洋日出情报1911年11月20日《武汉观战通信》) 但是西乡在武汉期间似乎没有见到革命军领导人黄兴本人 但是他对革命军一点动向的描述非常具体 例如,从二十二日开始,战况发生了改变 南军黄兴亲自率领12300名士兵,首先从北军冲到汉阳背面,从孝感方面迂回,在汉水上游金断口(距汉口约八、九十清里)对抗北军。 经过二十三日的激战,直到二十四日,终于击退了北军 另一方面,汉口和汉阳的枪炮战从二十三日到二十五日半夜非常激烈,汉口的大智门停车场附近的高尔夫俱乐部、刘氏花园、花园前的柳树之间、支那市区马王庙、玉带门停车场、东亚制粉公司的后方等地有北军炮阵地,南军的大别山、赫山、梅子 西乡在以“武汉观战通信”为主题的一系列报道中,除了激烈的战况和当时中国风云突变的政治形势外,还记录了战时一般民众面对强盗、杀戮、粮食不足的悲惨、恐惧、窘迫的日常生活状况。 革命军日本人召开的治疗同事医院状况的英国、日本红十字医疗救护队、说唱外国记者团的活动等 革命军战败后,西乡离开了武汉 他在最后一篇报道中叹息道:“武汉的天地迅速寂寞,飒飒的长风徒劳地吹枯杨,耸了耸立着病身的我。” 寒鸦叫在枯树枝上,似乎在为穷人哀诉上天”(《东洋日出情报1911年12月19日《武汉观战通信》)。 离开武汉3个月后的1912年3月22日下午,西乡四郎作为长崎“东洋日出情报”发行者,在该公司社长铃木天眼夫妇、福岛熊次郎等人和报社面前,迎接了当时中华民国全国铁路督孙中山一行 1913年3月22日,孙中山一行访问了《东洋日出情报》报社的照片 前排的第四个人是西乡四郎(留胡子的人),中间戴礼帽的人是孙中山 左起第三人是宫崎滔天 图像源互联网。 辞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职务的孙中山,这次访日的目的是感谢日本政府和民间对辛亥革命的支持,寻求新的支持,长崎是这一行的最后一站。 纪念照片上的西乡四郎站在孙中山附近 从集体照片可以看到他的好朋友宫崎滔天等人与中国近代革命关系密切的“大陆浪人” 但是,西乡四郎和辛亥革命的这种“缘分”似乎鲜为人知。 他长达2万字的武昌起义实况报道《武汉观战通信》确实是宝贵的历史资料,但在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中似乎也很少提到 结语最后,“姿三四郎”所示的柔道产生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 那是日本历史上新旧交替的时代 以前流传下来的柔术无法适应社会的诉求时,柔道家嘉纳治五郎改良和革新柔术,结合当时西方先进体育的规则为柔道新生奠定了基础 柔道在嘉纳及其接班人的努力下,从日本古代传下来的武道迅速发展成为今天日本的“国技” 1964年柔道在东京奥运会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正式离开日本国门,进入世界体育舞台。 但是,如上所述,柔道的迅速发展始终与“姿三四郎”这个传说中的人物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不争的事实 屏幕上“姿三四郎”的优秀柔道绝技,曾经吸引了无数中国观众。 不得不说,在屏幕上成为现实“姿三四郎”原型的西乡四郎与中国的罕见关系,充满了传说中的色彩 在“辛亥革命”和“改革开放”两个中国社会大转变的关键时刻,有过“姿三四郎”的“参与”。 在虚实之间穿插的柔道高手“姿三四郎”和中国的莫名其妙的缘分,真的很有趣 当然,其中一个事迹的细节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考察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来源:零度新闻网

标题:热门:明治维新150年︱发现“姿三四郎”:明治英雄与中国革命

地址:http://www.0ccn.com//flbxw/1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