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9字,读完约3分钟

【编者按】湘江奔腾,紫荆花盛开,香港特别行政区即将迎来20岁生日。20年来,“一国两制”的香江故事精彩上演,这颗“东方之珠”更加耀眼。海外网络记录了香港企业家、香港媒体工作者和香港学生等普通人的经历,以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

海外网6月29日电1997年7月1日,在英国统治下10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开始在香港扎根。谈到香港回归,很多人对1997年中英政府在香港的交接仪式印象最深。

30岁的吉吉是香港人,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公关经理。香港回归中国的那年,她刚满10岁。她坦率地说,她年轻时不明白香港回归的具体含义,但全家人兴奋地聚集在电视机前观看交接仪式,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爸爸妈妈非常兴奋。交接仪式结束后,虽然已经是深夜,爸爸还是带着家人去尖沙咀看烟花。”吉吉说维多利亚港充满了欢呼的人群,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骄傲和喜悦。

吉吉坦言,在香港回归前,一些外国公司担心香港的未来,因为他们不相信“一国两制”。「香港和内地经济已经融合,这使香港比回归前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吉吉说,事实证明,香港回归后,城市建设继续发展,经济实力增强,文化更加多元化和包容。

在他的作品中,吉吉遇到了许多从内地来港工作的“香港漂泊者”。他们在香港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并决定留在香港继续他们的生活。吉吉高度评价这些非本土的同事:“许多来自大陆的同事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为公司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以来,越来越多的内地年轻人“漂在香港”,一些香港年轻人开始了“漂在北方”的生活。自2012年以来,中央政府在一些大学为香港学生实施了一项免费试招生计划。到2016年,参与免试入学计划的内地大学数量已增至84所。十多所香港大学,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均向内地学生开放。

香港“80后”眼中的回归20年:同根、同业、同梦

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学习能使来自两地的学生对这个国家有一个共同的理解。吉吉认为,内地和香港之间的教育资源交流增加了双方对空的选择。香港签证政策的放宽甚至增加了人才流动的可能性,允许“好鸟选择树居住”。

中西文化的融合形成了香港文化的多元气质。在吉吉看来,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民族文化。

在香港的一些景点和购物中心,普通话已经成为工作人员的标准新妈妈吉吉告诉Overseas.com,现在香港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香港儿童不仅可以更早接触普通话,而且可以在更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成长。(朱)

这篇文章是版权作品,严禁未经授权复制。海外视野,中国立场,访问明星海外版官方网站——海外网络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获得权威信息先行一步。

来源:零度新闻网

标题:香港“80后”眼中的回归20年:同根、同业、同梦

地址:http://www.0ccn.com//flbxw/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