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3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南宁11月3日电:从“灰飞烟灭”到“开门见绿”——广西崇左依靠“群众自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新华社记者、赵满军、胡

五保户捐赠了他们自己的空土地,为修理集体厕所让路,叔叔和嫂子加入了粉刷施工队。在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板北村八木屯,家家户户都投入了战斗,把这个曾经“晴天灰,雨天泥”的脏兮兮的村庄,建成了一个开门见绿、风光无限的美丽家园。

到了11月,庄乡的秋天渐渐升高,放眼望去,碧玉屯依然绿意盎然。散步时,路边有蓝色的瓷砖和白色的墙,香气扑鼻,还有成群的鸭子在屯口的鱼塘里玩耍。

“过去,我们村的生活环境要差得多,”毕摩屯党支部书记陈笑着说。“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屋外又现代又肮脏。”。

从2018年11月开始,毕摩屯启动了“基础改造”农村建设,探索实施“政府投材、支部领队、群众投工、社会献爱心”的农村治理模式,以抓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农村振兴发展。

毕摩屯建立了“一部、两会、三队、四组”(党支部、党群委员会、乡镇委员会、青年先锋队、妇女服务队、老幼帮扶队、工匠队、花卉队、厨师队、流动队)的组织结构,并利用党员、村民代表、村委会、妇女队、青年队、乡镇队带头进行农村建设。

陈说,屯留也制定了村规民约,其核心是“群众投入劳动和劳动”。“那时,正是榨甘蔗的季节。每个人被分成三组,一组在砍甘蔗,另一组在种甘蔗,另一组在村里建房。除了春节、三月三日等假期,我还有几天假期,其他时间我都是集体工作。”

江州镇党委书记尹泉表示,在碧玉屯,政府前期投入10万元完成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后期投入约45万元购买材料修建步道和观景台。“它只用了55万元的财政投入来实现今天的变化,依靠的是大量村民的投资和劳动。"

为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农村建设,近两年来,崇左市拨出4000多万元专项资金开展了农村建设竞赛奖补活动,打破了旧的平均主义和“吃一大锅饭”的做法,创新性地实施了“竞赛创生、分级奖补”,通过事前竞争、事后奖补的方式推进了宜居农村建设。

“在我们村里,我们积极参与建造可以得到政府支持的门牌和遮阳棚。有了这些激励措施,每个人都有更高的参与热情。”陈对说道。

一年过去了,老臭塘变成了荷塘。房子前后的垃圾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小花园”、“小菜园”和“小果园”。“现在住在村子里很舒服。许多人在城里买了房子,但仍然愿意回来住。”谈到过去一年村子里的变化,年近六十的魏叔叔看起来很自豪。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来源:零度新闻网

标题:从“出门一身灰”到“开门见绿”——广西崇左依托“群众自治”改善乡村人居

地址:http://www.0ccn.com//flbxw/5737.html